英國靈閱之旅的第二站—小榛果的愛

英國靈閱之旅的第二站小榛果的愛

「同研不知有所知,小榛果揭露愛意,泥濘路上齊進階,共譜愛歌心燃燒。」

         旅程上研討第二本經典是《神愛的啟示》(Revelations of Divine Love),所以我們來到了英國的諾里奇(Norwich),在諾里奇的大教堂內行明陣,並在茱莉安的小室(Julian’s cell) 學禱告。

         諾里奇茱莉安教堂旁的「茱莉安小室」(Julian ‘s cell) ,是依照中世紀原址重建的現代小聖堂,這原本的隱修小室在亨利八世時期因修道院解散運動而被毀,如今的小聖堂保留了茱莉安隱居所在的位置。十四世紀末,隱修女茱莉安曾在此過隱居生活,並在此撰寫了她的重要靈修著作《神愛的啟示》。現今的小聖堂在結構與細節上與中世紀的隱修小室有明顯不同,中世紀的隱修小室原本設有幾個小窗——一個朝向教堂內部,使茱莉安能參與彌撒;另一個面向街道,讓她可以向來訪者提供屬靈指導;第三個則用於日常所需,如接收食物或物品。而現代的小聖堂則只重現了一個朝向教堂內部的窗戶。這樣簡潔的設計活化了隱修與教會的關係,是的,隱修士的存在為的是要用禱告來服侍教會,用禱告的領受來教導及安慰祂的百姓。茱莉安在這小室內過了她的下半生,留下她的靈修著作,記錄她在禱告時所產生的異象,並對這些異象的神學詮釋。這些異象大部份都是圍繞著默想受苦的基督,而只有其中一個是「榛子」的默想:「主指給我看一個小東西,像一顆榛子般大小,躺在我手心裡。它圓圓的,如同一顆球。我用悟性的眼觀看,心想:這是什麼呢?. . . 」(關於這異象的解釋,請參閱靈閱文章: 從看榛子學禱告)

        我們這群朝聖者,就在這個「遺址」–茱莉安的小室,研討她在「榛子異象」中對我們的叮嚀:我不是因有用而存在,而是因被愛而存在,而靈修的動力不再是「贖罪」,而是呈獻一個真實的自己,在神愛中被轉化,相信一切都將會美好(「All shall be well, and all shall be well, and all manner of thing shall be well.」)。這「遺址」呼喚著我們要繼續保存、傳承默觀,因唯有活在神愛中,人才有價值並有轉變的可能。

作者:袁蕙文牧師博士 (本社榮休社長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