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閱與正念

靈閱與正念

近幾十年間,社會各階層的壓力爆煲引發了「正念治療」(Mindfulness Therapy)的盛行。正念或靜觀(Mindfulness)因著與心理治療的結合,已逐漸成為照護身心的治療方法,它超越了禪修,成為目前在世界各地蔚然成風的心理療法。

正念簡單來說是活在當下,就是我們的身和心都專注於一點:現在。藉由正念,我們的身體和意念能夠合一,這種合一帶來身心一點的鬆弛,因思想沒有被過去與將來困住,只「在」。正念不同於禪,因正念是「在」,而禪是「悟」,「在」是「悟」的預備,沒有「悟」的「在」只落入放鬆,沒有解脫。所以一般來說,正念是心理調適的方法,當你具有正念時,你就有專注,你能專注於現在,在「在」中忘卻了過去未來,忘卻了是非對錯,忘卻了喜怒哀樂,強化了意識。正念不是基督教的靈性操練方法之一,因兩者之間有不同的取向。基督教的靈性操練也求於專注,在專注中返回生命之源。正如沙漠教母辛克樂尼卡(Amma Syncletica) 教導,因著背誦詩篇,我們便能將身體、思維以及內心世界的每一領域,重新導引,轉向上主。

靈閱操練 (Lectio Divina)始源於沙漠,由於靈閱的專注點是聖經經文,因此現在許多基督新教教會也推動靈閱操練,默想聖言。但沙漠教父母們提醒我們漫不經心是靈修的敵人,所以我們在默想聖言之先,要學習鑒察,沙漠教父母們會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鑒察自己的舉動,並且避免無意識的行為,包括留意自己怎樣洗衣服、怎樣洗器皿、怎樣彼此交談,因為言談和行為是心靈的反照。若忽略了對自己的鑒察,我們在默想聖言時便可能落入更大的自我尋索,只會確認及聆聽自己的感覺,將自我尋索凌駕於尋覓上主這終極關懷之上。

靈閱文化社在新一年的開始,願意與大家在操練靈閱中一起前行、一起掙扎、一起守靜默。在靜默中,反覆地回憶及省思聖言,將一層一片的心靈世界撕開、揭露,直戳心靈的深處,體驗上主的臨在,返璞歸真。

作者:袁蕙文博士(本社社長)

歡迎網上轉貼,但請註明出處。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,務必徵得作者同意,可電郵:admin@lectiohk.com查詢

Facebook
Facebook
YouTube
Telegram
WhatsApp chat